欢迎访问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!
 中心首页 | 中心简介 | 心闻动态 | 教学科研 | 心理百科 | 关工委 | 社团活动 | 咨询预约 

心闻动态

    我们时代的焦虑症

    发布时间: 2023-04-15 浏览次数:【关闭页面】 【返回首页】

    4月11日,心理协会开展了以 “我们时代的焦虑症”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授课活动。

    “焦虑症”是什么

   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,是把一切献给现在。

    “焦虑”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,也许你的某位朋友曾向你抱怨过自己在某段时间里很焦虑。这里所说的焦虑是指内心的紧张不安,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的情况,又难以应付时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,但它常常只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、特定的情境下发生,而离开了这一情境,这种焦虑感会消失。

    例如要参加高考的学生,在面临人生这场大考时,会陷入一种焦虑感中,而在走出考场时,一切焦虑的阴霾都散尽。这种焦虑不具有临床意义。

    那什么是焦虑症呢?它又有哪些表现呢?

    焦虑症,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。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,精神症状主要是指一种提心吊胆、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,伴有紧张不安,躯体症状是在精神症状的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,如心慌、胸闷、气短、口干、出汗、肌肉紧张性震颤、颤抖、颜面潮红或苍白。

    “焦虑”带来的不安拒绝精神内耗 那么焦虑症有哪些分类呢?      

   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把焦虑症分为:惊恐障碍,(也称急性严重焦虑症),和广泛焦虑症(也称慢性焦虑症)。    

    这两种焦虑症又分别有什么特点呢?      

    “惊恐障碍”又称急性焦虑症,主要表现为无原因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,患者出现犹如“大难临头”或“死亡将至”、“失去自控能力”的体验,而尖叫逃跑、躲藏或呼救。可伴有呼吸困难、心悸、胸痛或不适、眩晕、呕吐、出汗、面色苍白、颤动等。        

    “广泛性焦虑症” 又称慢性焦虑症,多在20~40岁发病,当一个人在至少6个月以上的日子里感到焦虑或担心,但却不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危险所威胁,主要是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威胁或危险过分担心、紧张和害怕,这种紧张不安、担心或烦恼与现实很不相称,比如对家人经济状况或者身体健康的过分担忧。

    打倒“焦虑”情绪

    保持乐观,保持微笑    
    以上是对焦虑症一个简单的描述,主要是便于大家了解焦虑症,并与正常焦虑进行区分。焦虑症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,社会中有许多因素都可能诱发焦虑症,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,疾病本身的痛苦足以让他们精疲力竭。    

    那么如何缓解焦虑情绪?做好压力管理呢?下面我们来告诉大家一些小妙招。

    1. ‍勇敢的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说“不”     出现焦虑心理,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自己的懦弱和善良。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一些蛮横无理的要求,去说一些不想说的话,做一些不想做的事,当做完这些事以后,又觉得很懊恼和后悔。所以有时候要学会巧妙地、勇敢地拒绝他人。  

    2. 暂停思考!暂停思考!暂停思考!     用行不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一个问题或事情,这是所有焦虑症的共同特征。与其在某件事上来回煎熬,不如就先提醒自己暂停思考。 

    3.“躺平、摆烂”也是一种方法      当我们感觉浑身乏力、不想做任何事情的时候,请允许自己停下脚步,什么也不做。因为我们自己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。请记住,安然地活在当下是最重要的。  

    4.细品生活中的幸福感       当我们注意到生活中的细微小事时,你将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幸福感。就像喝水吃饭这种小事情,只要我们能做到专注,就能感知出食物的精细美味。哪怕是一朵小花的清香,也足够美好。  

    5.为自己而活       我们在人生中会有各种心理包袱,比如父母和朋友们对我们的期许和要求。有时候我们不必要求自己要让所有人满意,尝试丢掉一些包袱,学会善待自己。

    勇敢做自己    

    “不要祈祷生活变得简单,要祈祷自己变得更强大。”    

    每次遇到压力,都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机会。生活不会因为一个人变得容易, 我们要更努力成为自己的主导者。

     

    上一条:关于举办我校“5.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”活动的通知

    下一条:我校2021级心理咨询班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